人際交往是人的社會性需要,大學生是個特殊的社會群體,心理和生理日趨成熟但我們還未完全地走向社會,因此,開展積極的人際交往對大學生的發展有着重要的意義:人際交往有助于大學生正确認識自我,完善自我;人際交往有助于大學生啟迪思維,拓寬知識面;人際交往有助于大學生快速與社會接軌。
進入大學以後會慢慢地發現,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悄悄地發生了變化,我們不再不顧及他人的感受,心直口快地說出自己的想法,而是慢慢學會照顧他人,一點點掌握溝通的技巧,這不僅僅是長大的象征,更是邁入社會的必要條件。在生活和學習中,我們發現善于交談的人總是很受歡迎,話語之間總能帶給人如沐春風的感覺,溝通是大學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善于言辭的人懂得如何将說話變成一門藝術,懂得如何與他人進行友好的溝通,從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但這往往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做到的。
那麼,怎樣提高我們的溝通技巧呢
1. 與人交談,一定要等人把話說完
打斷他人說話,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誤解和矛盾。古人雲:“智者先思而後言,愚者先言而後思。”聰明人說話不搶話,而是先傾聽和思考,然後再發表見解。這不僅是一種高情商的表現,更是一種修養。
2. 學會把“謝謝”“不好意思”“不客氣”“沒關系”等禮貌語挂在嘴邊
人與人相處到最後,靠的不是顔值,而是人品。語言文明,是一個人最好的“教養名片”。常常把“謝謝”挂在嘴邊的人,更加重情義、懂感恩。而一句“沒關系”,更是“化幹戈為玉帛”的寬容和豁達。尊重是相互的,你尊重别人,别人才會尊重你。

3. 别人自嘲時,你要反過來捧,而不是順勢去踩
很多人喜歡用“自嘲”的方式,來化解窘境。它背後的潛台詞是“快來反駁我,順便誇誇我”,而不是讓你跟着嘲諷。學會用一句鼓勵的話去回應别人的自嘲,不僅調和氣氛,更溫暖人心。
4. 千萬不要用秘密去交換一個朋友
當你把秘密告訴了另一個人,意味着你陷入了人際交往的被動局面。秘密換來的友情隻能建立在秘密之上,一旦秘密不再是秘密,友情必然随之破裂。嘗試用秘密交換友情,最後隻能換來一份教訓。
5. 别讓自己成為負能量源
人的負面情緒就像一個黑洞,會把身邊人的能量都吸進去。即使再好的關系,也會因為源源不斷地輸送給你能量,變得“元氣大傷”。抱怨自己的痛苦、委屈和不幸,隻會徒增别人的壓力,并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做一個平和、正能量的人,才會有更多的人願意靠近你。
6. 簡潔明了的拒絕,比委婉的說辭更好
人與人交往,要有清晰的自我邊界。如果不想答應對方的請求,一定要幹脆利落地拒絕。千萬不要用模糊的态度,找一些委婉的說辭,這樣既耽誤别人,也消耗自己。
7. 不要随便替别人做決定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即使再親密的關系,很多事情也是不方便插手的。這是朋友之間的界限和默契。可以給予關心和建議,但千萬不要随便替别人做決定,以免給對方造成不必要的困擾。
8. 及時回複别人的消息
看清一個人的方式,無非是以小見大、見微知著。“及時回複”其實就是人際交往中,一個非常微小,但卻非常重要的細節。一句簡單的“收到”“好”,或者是一個表情,一串标點符号。其實用不了幾秒鐘的時間,卻能讓人感覺到你的真誠和靠譜。
9. 要懂得禮尚往來
長久的感情,如同山鳴谷應,同心相知,你投之以木桃,我報之以瓊瑤。記着别人的好,念着别人的恩,修的是自己的德行。一個懂得感恩,并且知恩圖報的人,才會赢得别人的真心。
10. 人際交往“不拘小節”,切忌太過敏感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曆:别人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話,就開始胡思亂想,甚至輾轉難眠。在腦海中不斷重複,他是不是對我有意見?是不是發生了什麼?徒增了許多煩惱。其實,與人交往時,不用太過敏感,遲鈍有時候是一種美德。學會“不拘小節”,也會讓周圍的人感覺與你相處很輕松,自己也會減少許多煩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