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是教育之本,提高學生就業率,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生命線。為了進一步深化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促進和完善畢業生就業工作管理和服務體系建設,最大限度地提高畢業生就業率,特制定本方案。
一、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領導小組
學院成立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領導小組,人員構成具體如下:
組長:學院黨政主要負責人
副組長:分管畢業工作的學院領導
組員:學工辦主任、就業專幹、畢業班級輔導員老師、教研室主任
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學工辦主任、就業專幹分别擔任辦公室正、副主任,負責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具體落實。
二、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模式
實行分工負責制。
三、基本思路
以服務學生為中心,實行“一把手”工程,由學院黨總支書記負責,行政、教研室共同參與,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要全院抓、全年抓、全力抓,構建齊抓共管格局;把就業創業指導工作貫穿于學生教育的全過程,把就業創業指導作為學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四、工作職責
1.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領導小組
(1)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有關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結合學院實際,制定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指導意見、規章制度和實施細則。
(2)領導學院開展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制定學年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計劃。
(3)負責組織、協調、督促、檢查、統計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情況,定期公布畢業生就業率。
(4)負責召開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研讨會和經驗交流會,組織研究、實施畢業生就業創業制度。
(5)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會議,必要時可召開臨時會議,研究解決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6)負責學院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考核和獎懲。
(7)根據就業創業情況對下年度招生專業和招生計劃提出意見和建議。
(8)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等途徑建立畢業生就業創業基地,拓展就業市場;
(9)負責完成上級部門交辦的其他就業創業工作。
1.就業專幹職責
(1)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結合學院實際,貫徹落實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領導小組的有關規定。
(2)督促指導各班開展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并對其工作情況進行考核或評估。
(3)努力拓展就業渠道,積極開展就業市場,建立穩定的就業基地,盡可能為畢業生提供數量充分的高質量就業崗位。
(4)千方百計擴大就業信息量的收集,通官方媒體及時向全院學生公布用人信息。
(5)組織好校内各類供需見面活動。
(6)積極組織宣傳隊伍,到企業去推薦畢業生。
(7)負責畢業生就業創業信息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建立院畢業生就業創業信息庫。
(8)負責組織各系開展畢業生跟蹤調查,并分析就業形勢,研究就業政策,開展市場調查,為院的招生和教學提供最可靠的信息。
(9)組織畢業生就業創業思想調查和座談會,設立就業創業問題咨詢制度。
(10)負責辦理和開發畢業生就業報到證。按時向上級主管部門上報畢業生就業信息,保存好畢業生存放在院的檔案。
(11)完成學校下達的就業目标任務。
(12)完成上級交辦的其他就業創業工作。
五、組織與實施
1.組織領導
(1)成立就業創業工作領帶小組,并實行“一把手”工程。
(2)每年專題研究就業創業工作不少于2次。
(3)有就業創業工作年度工作計劃和總結。
2.工作條件
(1)聘用富有責任心、細心且市場資源豐富的教師擔任就業專幹,并提供一定的工作經費。
(2)配備一台專用計算機。
3.工作實施
(1)要從實施科教興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就業創業工作的重要性。要把就業創業工作看作是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具體表現。以此增強其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和主動性。
(2)成立就業創業工作指導小組,把就業創業工作作為黨政領導的“一把手”工程,把就業率的落實當做學院、專業生存的大事來抓,紮實有效地把就業創業工作做好,定期和不定期的召開班子會議予以研究。
(3)責任到人、狠抓落實,充分調動廣大教職工的積極性,認真做好就業教育、就業指導和畢業生就業崗位的落實工作,一學期舉辦一次畢業生就業創業指導、畢業教育專題報告。
(4)對在就業創業工作中做的突出的給予獎勵,并在評先表優、年度考核中優先考慮。
六、具體實施内容
1.學生入學階段的準備工作
(1)時間安排:新生入學一個月内
(2)實施方式:個體
(3)實施内容:
對學生個人基本情況(含年齡、身高、視力、就業受限病史等)進行摸底,建立特殊學生檔案。
2.學習階段對學生開展的職業指導工作
(1)時間安排:學生入學第二個月至畢業前一個月,每兩個月一次,每次2小時
(2)實施方式:專題講座、集體讨論
(3)實施内容:
①宣傳、學習學校制定的就業創業方面的各項規章制度,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的擇業、就業創業心态,正确處理學生自身、用人單位和學校的關系;
②圍繞崗位用人特點和标準,引導學生認真學習技能,提高動手能力和做好吃苦耐勞的心理準備,以适應社會競争上崗的需要;
③圍繞職業能力标準,引導學生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綜合能力,如:文字能力、書寫能力、語言能力、溝通能力、記憶力、想象力、創造力、觀察能力、領導能力、競争能力等;
④圍繞職業業績标準,引導學生何謂合格人才和做好工作,培養學生自信、自強、自立,以及正确對待成功和失敗的心理素質;
⑤圍繞職業道德标準,引導學生要樹立正确的價值觀,講究人品,講誠信,忠于職守;
⑥圍繞職業态度标準,引導學生要樹立正确的人生觀,謙虛好學,積極向上,勇于為國家和社會做出奉獻;
⑦圍繞職業生涯規劃,引導學生做好自己的工作,實現自己的事業,走好“先就業生存——再積累發展——再自己創業”和實現“人在——人材——人才——人财”的發展之路;
⑧圍繞嚴峻的就業形勢、就業渠道、自身的綜合素質等進行讨論,培養學生自主擇業、獨立就業的能力;
⑨宣傳勞動法規,讓學生知法、懂法、守法,會利用法律保護自己的權益。
3.強化、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工作
(1)時間安排:學習後期的二至八個月,每月一次,每次2小時
(2)實施方式:專題指導、集體參與
(3)實施内容:
①組織學生到人才市場實地求職,回來後讨論,談心得、感受;
②組織已就業的學生為他們談就業後的工作感受并讨論;
③組織對學生所學專業技能、綜合素質進行考核、考評,對不合格者要組織再學習。
4.學生就業前的準備工作
(1)時間安排:畢業前的六個月
(2)實施方式:專項、集體、個人
(3)實施内容:
①指導和審查學生完善各項個人資料和各種證件,制作個人求職材料;
②聯系單位供學生實習,并要求每位學生寫實習總結;
③通過學院網站、微信公衆号、就業雲平台、當地人才市場及學校所屬各地就業辦事機構等渠道發布求職信息,聯系和落實用人單位;
④組織用人單位來學院進行專場招聘,學生應接受用人單位的考核;
⑤支持、鼓勵學生自謀職業和自己創業。
5.學生的就業安置工作
(1)時間安排:畢業後的一個月
(2)實施方式:集體、個人
(3)實施内容:
①考核合格被錄用者,由錄用單位、錄用者本人、學校三方簽署就業協議書,安置工作結束;
②考核合格被錄用,但因本人原因放棄并達兩次者,責任由本人負責,安置工作結束;
③經用人單位考核不合格而未被錄用者,再安排一次推薦(含降低條件),再因本人原因(含不願上崗),安置未能成功者,責任由其本人負責,安置工作結束;
④就業安置工作結束,應進行總結,并将總結報告上報學院領導并存檔,同時将學生安置情況及用人單位資料存檔,以備查閱。
6.學生的就業跟蹤服務工作
(1)時間安排:學生上崗一個月後
(2)實施方式:集體、個人
(3)實施内容:
①回訪用人單位,了解畢業生上崗後的思想和工作狀況,協調雙方關系;
②上崗後的畢業生在半年内下崗的,應視具體情況分别進行處理:如屬單位破産、倒閉的則再安排推薦一次,不屬于這類情況的,則由本人自謀職業(包括因不能勝任工作以及自主辭職者)。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2019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