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逐步建立和完善輔導員隊伍職業化建設的長效機制,激勵輔導員不斷提高政治素質、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結合輔導員的崗位職責及工作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考核原則
(一)質和量相結合的原則。
(二)重點工作和整體工作相結合的原則。
(三)常規性工作和創新性工作相結合的原則。
(四)注重工作實效的原則。
二、考核内容
對輔導員的考評内容主要包括德、能、勤、績四個方面,重點考核工作實績。
(一)德
1、思想覺悟:堅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政治敏銳性和鑒别力,具有高度的組織性、紀律性,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2、道德修養:思想進步,具有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情操高尚。
3、工作作風:愛崗敬業,勤奮務實,樂于奉獻,具有高度的事業心、責任感和使命感,以學生為本,想學生之所想, 急學生之所急,尊重學生,關心學生。
4、為人師表:工作中以身作則,遵紀守法,在學生心目中能樹立起良好的師長形象,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二)能
1、理論水平: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熟悉學生教育、管理、服務的内在規律。
2、組織能力:主要考核工作中組織、管理方面的方法、水平和效果以及處理、解決突發事件的能力。
3、語言、文字表達能力。
4、工作研究和科研能力:主要考核結合本職工作開展工作研究和科研活動,年内在各類刊物上發表的論文及獲獎情況,主持或參與國家、省、學校的科研項目,課題完成情況和位次。
5、創新能力:主要考核創新意識和創造性開展工作的情況;考核能否探索學生工作中的新思路、新方法,能否積極提出合理化建議,積極開展有影響的活動。
(三)勤
1、學年、學期工作計劃的制定、執行和總結情況。
2、經常組織政治理論學習,開展入學教育、畢業教育、形勢政策教育、行為規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安全教育等。
3、堅持深入班級、宿舍,組織參加班級活動,加強工作調研,利用切實可行的方法與廣大同學談心交流,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正确解決突發事件和問題。
4、按時參加校、院召開的各種會議、活動和培訓。
5、按要求及時完成學校和學院部署的各項任務,無延誤現象。
(四)績
1、組織學生開展思想教育的效果。主要包括學生的思想覺悟、道德品質狀況,學生黨員的培養、發展和教育情況,培養學生骨幹的數量和質量及入學教育、形勢政策教育、行為規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安全教育、畢業教育的成果等。
2、學生日常管理工作的效果。主要包括學生的綜合測評、各項評優;建立貧困生檔案、對特殊學生(問題學生)的幫助,獎、貸、勤、補、免等政策的實施情況;學生遵守校規校紀情況和學生在宿舍、教室、校園等公共場合遵守秩序情況,對違規違紀學生的處理情況;所帶班級學風建設情況;所帶畢業班學生考研和就業情況。
3、培養典型的情況。所負責的學生獲得國家級、省級、校級先進集體和優秀個人的數量。
4、特色工作開展情況:能否本着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的宗旨,不斷創新學生工作的理念、機制和方法,在創新中尋求學生工作的新突破與新發展,形成獨具特色的工作,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三、考核方法
學生輔導員考核工作于每學期期末進行, 采取學生評議和院部考評相結合的方式。
(一)學生評議:院部從輔導員所負責班級的學生中随機抽取不少于20%的學生,對所在班級的輔導員進行評議(被考核輔導員回避),填寫《信息科學與工程院輔導員考核---學生評議表》,并由院部統計出每個輔導員的得分。此項考評占60%。
(二)院部考評:由院部領導根據輔導員工作情況,對輔導員的德、能、勤、績等進行評議。此項考評共占%40。
四、考核結果
(一)考核結果分為優、良、中、及格、不及格五個等次。考核成績在90分及以上的為優秀;考核成績在80分及以上、90分以下的為良;考核成績在70分及以上、80分以下的為中;考核成績60分及以上、70分以下的為及格;考核成績低于60分的為不及格。考核年度内受到黨内警告或行政警告處分者,不能确定為優。
(二)存在下列情況之一者,應定為不及格等次。(1)嚴重違反工作紀律的;(2)有嚴重違反職業道德和公共道德者;(3)因失職、渎職造成重大事故或給學校造成重大損失的;(4)重大活動組織不得力,造成混亂局面,影響極壞的。
五、記實量化考核内容
1、晚點名表 每周一次
2、學生談話登記表 每學期至少10份
3、需關注學生登記表 每學期至少10份
4、電話聯系家長登記表 每學期至少10份
5、查課記錄表 每周查課不少于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