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檢索
首頁>> 規章制度>> 正文>>

信息科學與工程院就業創業指導實施方案

作者: 發布時間:2011-04-15 點擊數: 來源:

随着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制度的改革和深入,通過人才市場“雙向選擇,自主擇業”已成為高校畢業生就業的主要方式 。“雙向選擇”這種新的就業形式大大強化了畢業生在就業中的主體作用和選擇權利,但與此同時“雙向選擇”也給畢業生帶來了許多困惑。事實證明,畢業生就業的成功,需要的不僅是傳統意義上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同時還需要應對市場的能力和策略。針對大學生開展科學、有效的就業指導和服務也成為了高等學校的重要任務之一,也是大學教育的一項重要内容。有針對性地對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的原則和方法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對于提高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實效和改進就業指導工作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就業指導目的

為幫助我院學生面對激烈的大學生就業競争形勢,轉變學生的就業觀念,幫助和引導大學生認識創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培養出越來越多的不同行業的創業者,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為維護社會穩定和繁榮各項事業就會發揮更大的作用,結合本院學生實際情況,制定此就業創業指導方案。

二、就業指導原則

1、堅持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導相結合的原則。堅持畢業生就業指導中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導相結合的原則,對畢業生進行道德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指導,正确處理國家需要和個人發展、成才與發财、事業與生活、索取與奉獻的關系,使畢業生充分認識自己,合理定位,正确擇業,及時就業。

2、堅持綜合素質優先的原則。就業指導中應堅持綜合素質優先的原則,通過引導和教育,激勵大學生順應時代潮流,不斷挖掘自身潛力,加強自身綜合素質和整體素質的培養和提高,主動适應複雜多變的競争社會,抓住機遇,以實現自我的人生理想和社會價值。

3、堅持普遍指導和個性化輔導相結合的原則。堅持大學生共性與個性的有機結合,協調發展使就業指導達到更合理的效果。

4、堅持職業生涯設計和求職技能提高相結合的原則。随着就業形勢的需要,就業指導應“以人為本”,将就業指導拓展到職業觀的全面教育。從大學生一入校開始便開始就業教育,及早讓學生培養就業競争意識,幫助大學生合理安排時間,引導大學生結合自己的性格、氣質、興趣、愛好、特長及所學專業,正确評價自己,樹立積極而切合實際的職業理想,确定合理的職業生涯目标。

5、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隻有理論與實踐有機的結合,了解就業政策,提高就業技能,讓學生在實踐中得到提高,而且要在實踐中檢驗指導的成效,以進一步改進、完善就業指導的方式和内容體系,确保教學效果。

三、具體指導内容及安排

1、就業指導小組組建:

選拔對象:優秀社會實踐學生、有自主創業經驗的學生

選拔人數:10人

選拔流程:選拔對象→簡曆(實踐證明)→演講→心得→指導老師評分→入選人員

指導老師:李新國、易利、關鴻儒、李豪傑

2、具體實施辦法

1)每年度10月,對大一新生進行職業規劃培訓講座(具體安排見附件1)

2)每年度11月針對大一新生舉辦專業知識解疑答辯(具體安排見附件1)

3)每年度12月舉辦一次就業創業知識講座(具體安排見附件1)

4)每個月末就業創業指導小組做一次就業創業形式分析與答辯

5)每年度12月末舉行相關活動(具體安排見附件1)

6)每年度12月對學員評優并進行表彰(附優秀學員學習心得)。

注意事項:

1、在講座期間,大一新生如無特殊情況不得請假,請假需述明原因在輔導員處批注請假條。

2、各個班長做好考勤記錄,此項納入班級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