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上,有多少種愛的表達,就有多少種禮物”。盛夏7月,我跟随學院鄉村振興實踐團新航向·夢之隊來到益陽市資陽區迎風橋鎮長塘侖小學,開展了為期14天的支教活動。十餘天裡,我懷揣着純淨之心去創造、去發現、去感悟,也因此很幸運地收獲到了屬于長塘侖的獨特禮物。
信賴是陪伴的禮物
相遇那天,“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晨光傾灑、蟬鳴清亮。第一次擔任班主任的我對未知的一切充滿了期待,而見到孩子們時,他們眼裡的光更是讓我心緒翻湧,并暗暗笃定:一定讓孩子們度過充實的假期。最初的彼此探索期,孩子們那份對于陌生事物的好奇是充滿活力的、主動的、激進的。猶記有些孩子雙手捂着眼睛,轉過頭從指縫間偷偷打量、觀察着我,滑稽的樣子令我忍俊不禁。
支教過程中,班裡一位感染了眼疾的同學需要每隔1小時滴一次眼藥水,最開始他有些羞澀,向我求助難于啟齒。我了解情況後欣然承擔了給他每天滴眼藥水的事,總不忘提醒他按時到我身邊上藥;有時臨時有事,我也不忘委托其他隊員幫忙照顧。慢慢地,他的眼睛好轉起來,嬉笑着扮着鬼臉兒。

圖為患眼疾的孩子需要每隔一小時點一次眼藥水,隊員正在小心翼翼地給他點眼藥水。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段新利 攝
随着漸漸的熟悉,班裡所有孩子都打開了話匣子,下課時更是圍着我問問題、說秘密、考腦筋急轉彎……他們邀請我一起玩遊戲,從極少的零食裡分出一半贈予我,并無私地分享着每天的奇遇和所聞,這些都讓我倍感欣慰。
别人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其實對孩子們亦然。陪伴就是一個很平常的事,日複一日、年複一年,但卻彌足珍貴;盡管陪伴的過程有枯燥、有艱辛,但孩子們的信任與依賴是給疲憊的自己最好的饋贈與慰藉。
贊揚是努力的禮物
在這裡,我們的生活非常規律,而努力是每天工作的底色。迎着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我們早早地起了床,在校門口、路旁、教室裡迎接着孩子們的到來,接過書包,道一聲“小朋友早上好”;8時整我們開始第一節課,時刻關注孩子們的動向,所開設的手工、手語、朗誦、詩歌創作等等課程在給孩子們描繪七彩假期的同時,為他們編織着七彩的夢;下午時段我們備課、宣傳、采購、調研,集中工作至深夜。正是這無數個努力的瞬間,我們收獲了大大小小的誇贊和表揚。
出去調研那天,我來到當地老黨員廖忠華的家中,廖爺爺熱情地招待着我們,他對我們此次下鄉支教贊不絕口:“你們不愧是毛主席母校的學生啊,不怕辛苦來我們這裡教書,是祖國未來的棟梁啊!”他的肯定與誇贊讓我頓感溫暖,更下定決心要繼續堅持一絲不苟地做好各項工作。

圖為調研訪談中,受訪的當地老黨員誇贊來訪的隊員們并熱情地與隊員握手。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歐陽健 攝
當地政府領導也對我們的努力深表肯定,不僅給我們送來慰問品,也在相關媒體報道了我們的事迹。而最令我感動的是,很多學生家長在每天接孩子時總不忘說一句“謝謝老師,你們辛苦了”,還有家長更是為我們送來了新鮮的蔬菜水果。我深深地意識到,努力讓我們收獲贊揚,而贊揚又讓我們有勇氣和動力去守得雲開見月明。回首三下鄉,贊揚讓我們的所有辛苦努力都變得值得。
回憶是時間的禮物
“餘威向晚猶堪畏,浴罷斜陽滿野紅”,記憶裡這是長塘侖最美的時候。傍晚的雲,沉澱着斑斓的七彩色,層層疊疊、極具層次,松散中還帶着陽光的味道。暮色籠罩四野,微風徐徐,送來一番惬意;蟬鳴夏夜,靜谧中又添了幾分聒噪。
風景是回憶裡的一抹亮色,而在每天極度規律的生活中也同樣留有許多溫暖人心的記憶:忘記吃飯時隊友們趕忙打來電話提醒;困倦時隊友們蹑手蹑腳地做着事情;飽受蚊蟲叮咬時隊友們遞來驅蚊水……這些小事數不勝數,它們就像潺潺的泉水一般,點滴之間浸潤心靈。
其實三下鄉的生活是平淡的,更是充滿艱辛的,但我們隊員之間彼此溫暖、互相關照着用時間澆灌着愛的花木,一同捕捉着每一天的感動、每一處風景的獨一無二,也終得回憶的累累碩果。雖然當時隻道是尋常,但這些點點滴滴的回憶,就是支教這段時間給我最好的禮物。

圖為傍晚時,長塘侖小學内晚霞中的張國基先生銅像。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段新利 攝
長塘侖小學的支教生活告一段落了,短暫的14天裡,我很開心,也很幸運,和朝陽小班的全體同學相遇,并收獲了屬于長塘侖的諸多禮物。而這些珍貴的禮物也将繼續陪伴我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永葆初心使命,繼續前行!(通訊員 張旭)
原文鍊接:
https://xiaoyuan.cycnet.com.cn/s?uid=2831882&app_version=1.3.0&sid=914617&time=1629358363&signature=jqEkWRmZyvzPO2bBdGX788KxqiAwJE7l36xneA0QpKgM9NYL8V&sign=f71b98e91d671aac36b911bdbfb74c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