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檢索

學院新聞

首頁>> 正文>>

【轉載】湖南學子三下鄉:青春奮鬥正當時,不負韶華不負黨

作者:何星逸 發布時間:2021-08-19 點擊數: 來源:中國青年網

2021年7月10日起,作為太阳成集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新航向·夢之隊赴迎風橋鎮“緻敬百年路,永遠跟黨走”鄉村振興實踐團的一員,我們共同奔赴益陽市資陽區迎風橋鎮長塘侖小學,開展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短短的十幾天的時光裡,我們盡情揮灑着自己的青春熱情,帶去了豐富多彩的課堂,為迎風橋學子帶來溫暖,更帶去了愛與關懷。

冰心曾言:“浪花愈大,凝立的磐石在沉默的持守裡,快樂愈大。”這是我第一次參加三下鄉活動,第一次獨自離開父母來到異鄉前往農村生活,也是第一次成為老師,第一次獨自面對那麼多學生,第一次身邊的人都是陌生人,甚至連方言都并不相通……困難重重之下,更需要迎難而上,于是我懷揣着滿腔期待與些許的擔憂來到了長塘侖,也因此開啟了我這段絕無僅有的寶貴經曆。

哪怕再到來之前有再多的害怕,在看見孩子們的純真笑臉的那一刻起,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似乎都隻剩下了“值得”二字。初到學校,懷抱着滿腔期待與躊躇,遊曆在校園内,便看見了有住在附近的孩子好奇的跑過來,他們試探的來到我們身邊,黑紅的臉頰上挂着純真的笑容,黑黝黝的大眼睛裡面寫滿了好奇。看見這群孩子的那刻起,我就覺得來到長塘侖支教這個決定再正确不過。


圖為志願者正在護送孩子上學,并在途中與孩子交談。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何星逸 攝


迎着驕陽,舉起相機的那一刻,我就成為了孩子們美好容顔的捕捉器。課堂上争先恐後舉起的雙手、球場上奮力奔跑的身影、課間追逐打鬧的樣子、與老師們親密無間的時刻……都成了我記錄的對象。有哭、有笑、有吵、有鬧,似乎人間最美好的風景百态,都聚集在了這群孩子的身上。

放下相機,手持粉筆,站上三尺講台,又是另一重身份。拿着斑斓的彩紙,發放到各個孩子手上,巧手翻折,展開的是想象,放飛的是夢想。“老師,你會折火箭嗎?”“老師,我最喜歡小雞,你教我折小雞好不好?”“老師,這一步怎麼折啊?”“老師你好厲害啊……”當我在講台上站上兩節課後口幹舌燥、筋疲力盡時,孩子們最真摯的語言和最純真的笑容就成為了對于我的辛苦付出最大的鼓勵和最好的嘉獎,如山澗清爽的風,如古城溫暖的光,給予疲倦的我以最大的溫柔。


圖為志願者正在教孩子們折紙,孩子們都表現的十分熱情。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王彬豔 攝


月夜朦胧,星星閃爍,蟬鳴幽幽,夏風徐徐,教學樓的燈光卻依然明亮,時不時傳來讨論的聲音,加班加點對于大家而言似已成為了家常便飯。我也常常成為其中的一員,帶上電腦和驅蚊液,一坐就是幾個小時,每天都有許許多多的任務,整理當天的照片、制作海報、編寫推送、撰寫新聞稿、準備第二天上課的教案……忙碌的敲擊着鍵盤,眼底下時淡淡的青黑,雖然有些疲倦,但是一想到自己居然完成了這麼多的任務,心中的成就感便戰勝了一切。


圖為新航向·夢之隊全體志願者與資陽區迎風橋鎮政府、長塘侖小學的領導和工作人員們合影。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段新利 攝


有人說:“人生的意義就在于經曆本身,因為經曆了,人生才會豐富多彩,才不會留下遺憾。”時光總是轉瞬即逝,一轉眼就到了分别之刻,在長塘侖與孩子們相處的時光成為了我最難忘的一段回憶,此次的實踐活動讓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服務奉獻的精神,了解了扶貧支教的意義,築牢了強國報國之基,堅定了理想信念之魂,在服務他人的同時,自己也經受了鍛煉。青春無悔,奮鬥不止!(通訊員 何星逸)


原文鍊接:

https://xiaoyuan.cycnet.com.cn/s?uid=2884997&app_version=1.3.2&sid=909218&time=1629202470&signature=z5NPeoJjl0pEAqLZYQM4q2RKlh0xbr7692Vrk3gBdwXDyWK8bv&sign=4bf15908601a1c026166ab71b74b0a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