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益陽7月16日電(通訊員 李惠婷 馬唯一 )為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引導青年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秉持永遠跟黨走的信念,太阳成集团新航向·夢之隊教育幫扶關愛團一行25人,赴益陽市資陽區迎風橋鎮長塘侖小學開展以“緻敬百年路,永遠跟黨走”為主題的實踐活動。
百裡之行,跨區域助鄉村之教育振興
10日早晨,在學院領導殷切期盼的目光中,太阳成集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新航向·夢之隊的隊員們肩負着責任與使命,踏上了前去益陽市的資陽區迎風橋鎮長塘侖小學的路程。
這支“紅彤彤”的隊伍共有學生24人,指導老師1人,團隊合理化分成了宣傳組、技術組、外聯組、活動組、教學組、調研組、後勤組共7個小組,每個小組各司其職,相互聯絡,确保社會實踐工作穩步進行。
順利抵達後,新航向·夢之隊 教育幫扶關愛團受到了當地的政府領導幹部、長塘侖小學的領導班子的熱情迎接。歡迎會上,幹部們分享了當地的文化活動及教育現狀,交流了當地愛國教育家張國基與第一師範的淵源,并對隊員們寄予厚望,希望全體隊員積極躬身實踐,用行動助力鄉村教育建設。
新航向·夢之隊 教育關愛幫扶團全體隊員表示受到了鼓舞,決定用更大的激情與飽滿的熱情投入接下來為期兩周的教學活動。出發前,隊員們就已制作完課件教案、多次磨課、展示亮相等,做足了準備。為了使學生課程安排更富趣味性、能更大程度被學生消化吸收,教學組成員征求老師、同學們的建議對授課内容反複修改,秉着“興趣大于知識本身”的原則,最終敲定了教學課表。包含少兒編程、手語舞、詩歌創作、英語趣配音等等課程,可謂是用盡了心思。隊員們眼睛裡閃爍着亮光,每個人都對接下來的課程教學期待滿滿。
實地考察,尋明路助鄉村之産業振興
出發前,新航向·夢之隊教育幫扶關愛團的調研組隊員們了解到,益陽市是一座有着厚重紅色基因的曆史文化名城,而資陽區也聚集着豐富的紅色遺址資源。從益陽文昌閣到豐堆侖舊址,每一個紅色遺址背後都銘刻着一段光輝的革命峥嵘曆史,都蘊藏着豐富的精神内涵。
在今年的衆多消費趨勢當中,紅色文化旅遊迅速崛起并成為大衆關注的領域。根據攜程近日發布的《2021年上半年紅色旅遊大數據報告》,2021年上半年紅色旅遊景區預訂量同比增長208%,較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也實現了35%的增長。可見,紅色文化旅遊在吸引着越來越廣泛的消費群體,恰逢建黨百年,紅色旅遊已然成為今年出遊的主旋律,許多紅色景點成為出遊新晉打卡地。
調研組的成員敏銳的捕捉到這一熱點,從而想通過調研益陽市資陽區迎風橋鎮紅色文化普及傳播方式以及發展情況、紅色文化對當地旅遊産業的影響,以及尋找紅色文化在鄉鎮中怎樣更好的傳播、如何促進旅遊業發展,從而助力鄉村振興。
走訪記錄,做宣傳助鄉村之文化振興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牢記初心使命、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曆史偉業的必然要求。益陽市作為厚重紅色基因的曆史文化名城,有着諸多老一輩革命家、退役軍人,他們有的人曾參加過解放戰争、抗越戰争等擁有着豐富而又感人的故事,他們的紅色革命精神應當被挖掘、被銘記。因此新航向·夢之隊的教育幫扶關愛團的隊員們表示,他們還特意制定了走訪計劃,隊員們将去探望那些老人,用相機記錄他們的故事,用文字叙述他們的精神,繼承發揚老一輩黨員的寶貴經驗和優良品質,助力鄉村文化振興。

圖為此次新航向·夢之隊教育幫扶關愛團實踐地點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馬唯一攝

圖為此次新航向·夢之隊教育幫扶關愛團的帶隊老師與當地鎮政府領導幹部談論鄉村教育振興。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歐陽健 攝

圖為此次新航向·夢之隊教育幫扶關愛團與當地鎮政府領導幹部及長塘倫小學領導班子的合影。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段新利 攝
原文鍊接:
https://xiaoyuan.cycnet.com.cn/s?uid=2884842&app_version=1.3.0&time=1626435824&signature=6B3MvlKp05kgOXPA9oG7nDjNlTXWlq1erYEjxzQLWmw8DnyJbZ&sign=d857dafcd710129b8bc56431d78e8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