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檢索
首頁>> 學生管理>> 心理健康>> 正文>>

小C推薦:《情緒急救》書中的心理療愈

作者:心育部 發布時間:2024-03-20 點擊數: 來源:

蓋伊·溫奇博士在《情緒急救》一書中對心理創傷的應對有着深刻的闡述:情緒急救,不隻是一種應對負面情緒的方法,更是一套全面且實用的心理療愈策略。從這個定義中,我們能看出以下幾個要點:

一、情緒急救能處理心理創傷

我們在生活中會遭遇各種心理創傷,可能來自人際關系的破裂、事業的挫折、親人的離世等。這些創傷如何應對,我們内心的傷痛如何撫平,是否有行之有效的策略?情緒急救就像是一個急救箱,為我們提供了應對這些創傷的具體方法,能幫助我們識别和處理内心的痛苦。

二、情緒急救是一種實用的心理策略

它不僅僅是理論,更是在實際生活中可操作的一套方式。當我們面對心理上的困境,比如焦慮、抑郁、失落等情緒時,情緒急救能引導我們通過特定的行動和思維模式來緩解和改善這些負面狀态,讓我們能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靜與安甯。

三、情緒急救能幫助我們恢複心理健康

當我們的心理受到傷害後,我們要如何去修複呢?有哪些具體的辦法可以運用呢?情緒急救能助力我們走出心理陰霾,提升我們應對心理創傷的能力,讓我們在經曆挫折後依然能夠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态。比如當我們遭遇失戀的痛苦時,我們該如何運用情緒急救的方法來緩解悲傷,重新找回生活的信心。這就是情緒急救的意義所在,它能讓我們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心理挑戰。

人生總是充滿了各種心理波動,心理創傷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如何去療愈,長久地陷入痛苦中無法自拔。情緒急救為我們提供了途徑和方法,幫助我們更好地應對心理創傷,獲得心靈的成長與甯靜。

在這本書裡,蓋伊·溫奇博士把心理修複過程也比作一次旅程。在他看來,面對心理創傷可以有三種應對姿态:第一種是逃避者,就像遇到困難就把頭埋進沙子裡的鴕鳥,不願意面對現實;第二種是徘徊者,在心理創傷的邊緣猶豫不決,既想走出來又有些畏懼;第三種是前行者,勇敢地直面心理創傷,積極地尋求療愈方法,不斷地向前邁進,就如同那句話所說:“真正的勇者不是沒有恐懼,而是帶着恐懼依然前行。”那麼,你們希望成為逃避者、徘徊者還是前行者呢?如果你們已經看到這裡,相信你們更希望成為前行者。那如何才能做好一個前行者呢?我給大家出兩道題目:第一道是思考題,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一件因心理創傷而一直擱置的事情,你覺得解決它會對你的心理和生活有很大幫助卻一直沒有去做?如果有,那麼在看完之後希望你能立刻行動起來。第二道是行動題。在看完這個之後,你可否在一周内找一個安靜的地方,獨自待上一段時間,去用心感受自己的内心世界,去傾聽自己内心的聲音,然後把這種感受記錄下來,當你回到日常生活中,再将這種感受與自己的心理狀态進行對比、反思和總結。

在心理受創時,你要問自己是否有足夠的勇氣;人在面對心理創傷時比一帆風順時更能展現内心的強大,遭受傷痛時比安逸時更能實現心靈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