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高等學校:
2025 年(第 18 屆)全國大學生軟件創新大賽-軟件系統安全賽已于 8 月 8 日在“第十屆示範性軟件學院聯盟年會”上正式發布。該賽分為兩個 類别:自主安全軟件作品賽(簡稱“作品賽”)和軟件安全攻防賽(簡稱 “攻防賽”),競賽主題:軟件定義安全。經研究決定,定于 2025 年 5 月 17 日- 5 月 18 日在湖南大學舉辦“軟件系統安全賽”的全國現場總決賽。 本次競賽分自主安全軟件作品賽、軟件安全攻防賽兩個子賽道,兩個子賽 道同時同地舉行。競賽分為區域賽初賽、區域賽現場賽、全國現場總決賽 三個階段,鼓勵倡導高校自行組織校級選拔賽,通過校級賽擇優推薦參賽 隊伍進入區域賽初賽、晉級區域賽現場賽,現将有關比賽事項通知如下:
一、競賽目的
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軟件工程學科建設和系統安全人才 培養的戰略部署,提高大學生綜合運用軟件工程知識解決系統安全問題的 能力。全國大學生軟件創新大賽-軟件系統安全賽是面向大學生的科技創新 活動, 旨在激發大學生的軟件系統安全程序設計興趣,提高學生綜合運用 軟件工程的基礎知識開展系統安全算法設計、分析和編程實現的能力。針 對大型工業軟件、關鍵基礎軟件、行業應用軟件、新型平台軟件、嵌入式
軟件,提高大學生軟件系統安全的開發水平,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團 隊合作精神,推動大學軟件工程、系統安全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的教學改 革,加強高校大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和學習,提高專業建設水平。
二、組織領導
本賽由示範性軟件學院聯盟主辦。分六個區域賽:東北區域賽、華北 區域賽、西北區域賽、華東區域賽、西南區域賽、華南區域賽,其中東北 區域賽承辦單位是哈爾濱工業大學;華北區域賽承辦單位是天津大學;西 北區域賽承辦單位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華東區域賽承辦單位是南京信息 工程大學;西南區域賽承辦單位是重慶郵電大學;華南區域賽承辦單位是 湖南農業大學,全國現場總決賽承辦單位是湖南大學。為保證比賽規範有 序進行,成立 2025 年(第 18 屆)全國大學生軟件創新大賽-軟件系統安全 賽組織工作委員會(見附件 1)和專家委員會(見附件2),負責競賽的領 導、組織和評審工作。組織工作委員會下設秘書處(本次大賽秘書處設湖 南大學)。各高校教務處負責本校軟件系統安全賽工作的組織、實施與監 督工作。
三、參賽方式
1.參賽對象
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在籍本科生和研究生。
2. 參賽要求
競賽以學校為單位報名,不接受個人方式報名。各高校可在組織各自 校級選拔賽基礎上組團參賽,每校設領隊 1 人。
(1)自主安全軟件作品賽(簡稱“作品賽”) 每校限 5 件作品參賽, 獨立學院限 3 件作品。每件作品可由 1-5 名學生根據實際貢獻大小排序署 名,可設 1-2 名指導教師。鼓勵與企業合作聯合指導學生,采用企業自主 軟件系統安全項目的選題,鼓勵跨專業、跨學科學生組隊參賽。
(2)軟件安全攻防賽(簡稱“攻防賽”)每校限 5 支隊伍參賽,獨立 學院限 2 個隊伍參賽。每支參賽隊由不超過 4 名隊員組成(其中隊長 1 名), 每隊設 1 名指導教師,指導教師必須為教師,鼓勵跨專業、跨學科學生組 隊參賽。
3. 報名說明
參賽隊伍在規定時間裡統一在競賽指定的官網上按照要求完成線上報 名注冊。區域賽初賽作品提交截止後參賽成員信息不得再修改。
特别要求:
①參賽隊伍取名要求規範,賽隊名稱自拟,不得含有不文明語言。學 校若有多個隊伍參賽,每隊取名規範要求如下:“學校名比賽類型 N 隊” (N=1,2,3,4,5.,比賽類型:作品賽,攻防賽。如天津大學作品賽 1 隊、…… 天津大學攻防賽 1 隊……以此類推)。
②同一指導教師可同時指導多支參賽團隊; 同一學生在同一年度隻能 報名參加其中一項賽事。
③每個參賽隊伍隻能提交一個軟件作品; 同一支參賽隊伍成員須來自 同一學校。不得跨校組隊,但允許校内跨專業、跨年級組隊。
4.賽區說明
2025 年(第 18 屆)全國大學生軟件創新大賽-軟件系統安全賽設東北、 華北、西北、華東、西南、華南 6 個區域賽,東北區域賽覆蓋黑龍江、吉 林、遼甯、内蒙古 4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華北區域賽覆蓋北京、天 津、河北、山西、河南 5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西北區域賽覆蓋陝西、 甘肅、甯夏、青海、新疆 5 個省(區、直轄市、生産建設兵團);華東區 域賽覆蓋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安徽、台灣 7 個省(自治區、 直轄市);西南區域賽覆蓋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 5 個省(自治 區、直轄市);華南區域賽覆蓋湖南、湖北、江西、廣東、廣西、海南、 香港、澳門 8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别行政區)。相應區域内高校參
賽團隊通過區域賽初賽、區域賽現場賽的評審晉級參加全國現場總決賽。
四、競賽規則
(一) 自主安全軟件作品賽(簡稱“作品賽”)
作品賽分為區域賽初賽、區域賽現場賽和全國現場總決賽三個階段。
1. “作品賽”區域賽初賽(2025 年 1 月 22 日)
采用提交作品形式參賽,各隊參賽作品的所有文檔材料和項目計劃書 設計的源程序均須按要求于 2024 年 11 月 2 日-2025 年 1 月 5 日前通過網站 提交,形式審查合格的作品才能參賽,初賽采用會審形式, 由區域賽專家 委員會會議評審,評出一等獎候選名額不超過各區域提交作品數量的 10%, 二等獎獲獎名額原則上不超過各區域提交作品數量的 20%,三等獎獲獎名額 原則上不超過各區域提交作品數量的 25%。一等獎候選隊伍需在 2025 年 3 月 22 參加“作品賽”區域賽現場賽,不參加現場賽的隊伍不能獲獎,視為 棄權。
(1) 作品内容 以自主安全軟件系統設計為主要内容,以面向應用和 解決系統安全實際問題為目标,針對各類軟件平台開發的各類應用安全軟 件(含嵌入式系統)。
(2) 材料提交 每一件作品需通過網絡提交以下材料:項目概述(包 括:項目背景、目的、創新點等)、技術方案(包括:總體框架、功能需 求說明書、概要設計說明書、詳細設計說明書、數據庫設計說明書(如必 要)、軟件界面設計書、用戶操作手冊、全部源程序代碼及編譯後的可執 行文件等)、項目完成情況(排期規劃及進展、可行性分析、關鍵技術等)、 作品介紹(作品主要功能界面設計圖或截屏、軟硬件運行環境、作品工作 方式等)、測試說明(用戶功能測試、效能測試等)以及介紹整個作品的 PPT 及視頻等。
(3)所有參賽作品必須遵守我國法律、法規以及道德規範,内容應該 文明健康。所有參賽作品必須為原創作品,不能侵犯他人知識産權,一經
發現,其後果由提交者本人承擔。所有參賽作品必須是未公開發表或未公 開參加過任何類型比賽的作品,一經發現,取消其參賽作品的資格。
2. “作品賽”區域賽現場賽(2025 年 3 月 22 日-24 日)
區域賽初賽入圍一等獎候選的參賽隊參加區域現場賽答辯,每個參賽 隊委托 1 名隊員主講,介紹自主安全軟件作品的主要内容(限 10 分鐘), 并現場回答專家提問。評審專家現場打分,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 後計算最後總分,按最後總分從高至低排序最後通過評審,公布進入全國 現場決賽名單(10 支隊/每個區域賽)。
3. “作品賽”全國現場總決賽(2025 年 5 月 17 日-18 日)
入圍全國現場總決賽的隊伍共 60 支,每個區域賽入圍的 10 支隊伍參 加全國現場賽決賽答辯,每個參賽隊委托 1 名隊員主講,介紹自主安全軟 件作品的主要内容(限 10 分鐘),并現場回答專家提問。評審專家現場打 分,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後計算最後總分,按最後總分從高至低 排序,決出“作品賽”全國一、二、三等獎。
(二)軟件安全攻防賽(簡稱“攻防賽”)
攻防賽分為區域賽初賽、區域賽現場賽和全國現場總決賽三個階段。
1. “攻防賽” 區域賽初賽(2025 年 1 月 5 日)
所有報名成功的參賽隊伍均自動獲得初賽資格,初賽采取線上解題模 式,參賽隊伍需在規定時間内解決軟件系統安全技術問題,取得相應積分。 參賽隊伍應提交解題步驟文檔(writeup)、必要的代碼文件(exp)和 配 置文檔,用于評分有效性審查,未提交成績無效。 比賽成績按總得分由高 到低排序,最終按初賽成績确定入圍現場賽的一等獎60 支參賽隊伍。參賽 隊伍需在各學校符合比賽要求的機房接入比賽平台, 比賽嚴格限制 IP 網 段。
(1)題目形式 題目載體為具有漏洞的小型軟件,題目通過軟件的訪問 鍊接或可執行文件,以及針對該軟件的題目說明,根據題目需要,部分題
目通過軟件源代碼,要求參賽隊伍發現并攻擊軟件中存在的漏洞。
(2)評價方式 參賽隊伍成功攻破軟件漏洞後,提交漏洞背後預埋的敏 感信息、解題步驟文檔、代碼文件和配置文檔,系統比對選手提交内容與 預埋内容一緻後可以獲得積分。
按照積分,評出一等獎候選名額 60 名,二等獎獲獎名額原則上不超過 各區域報名隊伍數量的20%,三等獎獲獎名額原則上不超過各區域報名隊伍 的 25%。一等獎候選隊伍需在 2025 年 3 月 22 日參加區域賽現場賽,不參 加區域賽現場賽的隊伍不能獲獎,視為棄權。
2. “攻防賽” 區域賽現場賽(2025 年 3 月 22 日)
(1)題目形式 題目載體為具有漏洞的小型軟件或軟件系統,題目提供 内容的形式與區域賽初賽内容一緻。即: 通過軟件的訪問鍊接或可執行文 件,以及針對該軟件的題目說明,根據題目需要,部分題目提供軟件源代 碼,要求參賽隊伍發現并攻擊軟件中存在的漏洞,部分軟件要求選手開發 軟件修複補丁包實現對漏洞的修複。
(2)評價方式 參賽隊伍成功攻破軟件漏洞後,提交漏洞背後預埋的敏 感信息,系統比對選手提交内容與預埋内容一緻後可以獲得積分。
參賽隊伍提交軟件修複補丁包修複軟件漏洞,系統運行檢測腳本對漏洞 的修複情況進行檢測,評判結果為修複成功則得分。最後通過評審,公布 進入全國現場決賽名單(10 支隊/每個區域賽)。
3. “攻防賽”全國現場總決賽(2025 年 5 月 17 日-18 日)
(1)題目形式 題目載體為真實場景中具有漏洞的軟件系統,題目内容 與要求與區域賽現場賽一緻。在全國現場賽中,題目漏洞類型更加豐富、 漏洞組織形式更加綜合、漏洞利用方法更加多元、題目關鍵信息的提供方 法更加多樣。根據題目需要,要求參賽隊伍發現并攻擊軟件中存在的漏洞, 部分軟件要求選手開發軟件修複補丁包實現對漏洞的修複。
(2)評價方式 參賽隊伍成功攻破軟件漏洞後,提交漏洞背後預埋的敏
感信息,系統比對選手提交内容與預埋内容一緻後可以獲得積分。
參賽隊伍提交軟件修複補丁包修複軟件漏洞,系統運行檢測腳本對漏洞 的修複情況進行檢測,評判結果為修複成功則得分。最後通過綜合客觀評 審,決出“攻防賽”全國一、二、三等獎。
比賽規則參見官方網站發布的信息(http://www.ccsssc.com)。
五、全國現場總決賽獎項設置
“作品賽”和“攻防賽”兩個子賽道的全國現場總決賽獎項設置為: 參賽隊伍獎、優秀指導教師獎和優秀組織單位獎。
參賽隊伍獎:
“作品賽”和“攻防賽”兩個子賽道各設一等獎 10 項,二等獎 20 項, 三等獎 30 項。
優秀指導教師獎:
“作品賽”和“攻防賽” 兩個子賽道各設優秀指導教師一等獎 10 項, 二等獎 20 項,三等獎 30 項。區域賽可參照全國賽設定。
優秀組織單位獎:
按照各區域賽參賽學校數确定 6 個優秀組織單位獎。獲優秀組織單位 獎的基本條件是:學校重視、參賽面廣、組織工作優良、參賽準備充分、 遵守競賽各項規程和紀律、參賽成績較好、學校組織選拔賽或校際聯賽。 組委會将根據各院校參賽隊伍數量與獲獎隊伍數量綜合評定。
5.1 全國現場總決賽獎金設置
參賽隊伍獎:
一等獎:20 項,頒發證書,獎金為 RMB 5000 元/項 二等獎:40 項,頒發證書,獎金為 RMB 2500 元/項
三等獎:60 項,頒發證書 優秀指導教師獎:
一等獎:20 項,頒發證書,獎金為 RMB 2500 元/項
二等獎:40 項,頒發證書,獎金為 RMB 1000 元/項
三等獎:60 項,頒發證書
優秀組織單位獎:
6 項,頒發證書,獎金為 RMB 2000 元/項 (注:所有獎金均為稅前金額。)
5.2 區域賽現場賽獎項設置
區域賽現場賽獎勵可根據各區域情況自籌自定,頒發獲獎證書或獎金, 标準不超過全國現場總決賽标準。
參賽隊伍獎: 一等獎:
“作品賽”獲獎名額原則上不超過各區域提交作品數量的 10%。 “攻防賽”獲獎為得分排名前 60 支參賽隊。
二等獎:
“作品賽”獲獎名額原則上不超過各區域提交作品數量的 20%。
“攻防賽”獲獎名額為有得分且不超過各區域報名隊伍數量的 20%。 三等獎:
“作品賽”獲獎名額原則上不超過各區域提交作品數量的 25%。
“攻防賽”獲獎名額為有得分且不超過各區域報名隊伍數量的 25%。 (注:所有獲獎隊伍均應獲得相應級别證書)
六、聯系方式
1.全國現場總決賽
通信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麓山南路 2 号湖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 程學院,組委會秘書處,郵編 410012
聯 系 人:羅娟(15973126688)
2. 區域賽
東北區域賽聯系人及電話:李 雪 18304621700 華北區域賽聯系人及電話:張 瑤 13207523507 西北區域賽聯系人及電話:焦成義 18192722878 華東區域賽聯系人及電話:陳先意 13914795525 西南區域賽聯系人及電話:魏 楊 13527552166 華南區域賽聯系人及電話:沈 嶽 13808423278
3.競賽官網:http://www.ccsssc.com 競賽官微:“軟件系統安全賽 ”
官微 官網
電子郵箱:ccsssc@qzdatasoft.com 全國現場總決賽 QQ 群:925247534
附件:1.2025 年(第 18 屆)全國大學生軟件創新大賽-軟件系統 安全賽組織工作委員會
2.2025 年(第 18 屆)全國大學生軟件創新大賽-軟件系統 安全賽專家委員會

示範性軟件學院聯盟
全國大學生軟件創新大賽-軟件系統安全賽工作委員會
二零二四年九月二十九日
附件 1
2025 年(第 18 屆)全國大學生軟件創新大賽-軟件系統安全賽 組織工作委員會
1.指導委員會
主任:孫家廣院士 清華大學
委員:張堯學院士 清華大學
廖湘科院士 啟元實驗室
王小雲院士 清華大學
宋君強院士 國防科技大學
2.工作委員會
主 任:盧 葦教授 北京交通大學
副主任:沈 嶽教授 湖南農業大學
彭小甯教授 懷化學院
萬海副研究員 清華大學
委 員:
蔔 磊 南京大學 曾 安 廣東工業大學
曾 亮 北京理工大學 陳 辰 複旦大學
陳東明 |
東北大學 |
陳先意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陳曉江 |
西北大學 |
陳永樂 |
太原理工大學 |
崔立真 |
山東大學 |
杜瑞忠 |
河北大學 |
馮 濤 |
蘭州理工大學 |
付章傑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龔 偉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郭 軍 |
東北大學 |
韓偉力 |
複旦大學 |
姜 宇 |
吉林大學 |
金 瑩 |
江蘇省計算機學會 |
李鳳華 |
中國科學院 |
李長雲 |
湖南農業大學 |
李志剛 |
石河子大學 |
劉 輝 山東大學 劉曉文 海南師範大學
聶蘭順 哈爾濱工業大學 彭 浩 浙江師範大學
彭小紅 |
廣東海洋大學 |
任建吉 |
河南理工大學 |
任瑩瑩 |
廣西大學 |
沈 劍 |
浙江理工大學 |
沈玉龍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石 磊 |
鄭州大學 |
王紅斌 |
昆明理工大學 |
肖 斌 |
重慶郵電大學 |
熊金波 |
福建師範大學 |
徐 斌 |
湖北科技學院 |
許光全 |
天津大學 |
趙俊峰 |
内蒙古大學 |
鄭 巍 |
南昌航空大學 |
仲 紅 |
安徽大學 |
祝清意 |
重慶郵電大學 |
何勇波 |
湖南強智科技 |
秘書長:羅 娟教授
秘 書:李 偉博士
秘書處設在湖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各區域賽賽區根據大賽要求成立區域賽工作委員會。
(以上名單按拼音排序)
附件 2
2025 年(第 18 屆)全國大學生軟件創新大賽-軟件系統安全賽
專家委員會
1.專家委員會
主 任:趙曦濱教授 清華大學
副主任:李肯立教授 湖南大學 陳志剛教授 中南大學
委 員:
崔立真教授 山東大學 龔 偉教授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韓紅桂教授 |
北京工業大學 |
韓軍偉教授 |
西北工業大學 |
李 欣教授 |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
李澄清教授 |
湘潭大學 |
李建欣教授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李哲濤教授 |
暨南大學 |
毛曉光教授 |
國防科技大學 |
聶蘭順教授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秦 拯教授 |
湖南大學 |
沈玉龍教授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肖 斌教授 |
重慶郵電大學 |
熊金波教授 |
福建師範大學 |
許光全教授 |
天津大學 |
仲 盛教授 |
南京大學 |
謝飛虹董事長 湖南強智科技
2.裁判委員會
裁 判 長:張兆田研究員 基金委 裁 判:(待定)
各區域賽賽區根據大賽要求成立裁判委員會。
(以上名單按拼音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