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檢索

通知公告

首頁>> 正文>>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整改工作方案

作者: 發布時間:2021-03-31 點擊數: 來源:

根據《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實施方案》(湘教通(2016)102号)、《太阳成集团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整改方案》(湘一師校字(2021)1号)和《太阳成集团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整改工作任務清單》(湘一師評字(2021)3号)文件精神,為全面推動學院審核評估整改工作,落實整改任務,鞏固審核評估建設成果,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堅持人才培養中心地位,結合學院實際,制定本整改方案。

一、指導思想

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共中央、國務院《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全國教育大會、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湖南省教育大會等精神,堅持“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突出内涵建設和特色發展,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将我院建成師範院校的工科學院,培養符合地方發展需要的信息化人才和信息技術教師隊伍的學院。

二、工作思路

圍繞“目标與定位、師資隊伍、教學資源、培養過程、學生發展、質量保障”等評估要素和審核要點,緊扣專家組提出的意見和建議,依據學校評估整改方案和任務清單,對整改問題進行任務分解,責任落實到個人,把審核評估整改工作與專業認證、碩士學位授予點建設工作結合起來,科學分解整改任務,明确整改任務完成時間,并按照要求嚴格進行檢查驗收。

三、組織機構

組長:王傑文

副組長:田祖偉、何向陽、成夏炎

成員:黃悅、張燕麗、孫元、嶽珂娟、胡恩博、李衛東、曾玢石、關紅儒、趙晉琴

主要職責:組織領導全員審核評估整改工作,研究決定評估整改工作中的重大事項,部署評估整改工作階段任務。

四、主要整改任務與整改措施

(一)定位與目标:

1.學院目标定位

責任人:王傑文

完成人:黃悅、張燕麗、孫元、嶽珂娟、胡恩博、李衛東、曾玢石、關紅儒、趙晉琴

組織全院教師積極探索新時代學院人才培養目标,深入讨論學院專業定位問題,探索師範學校的工科專業發展特色和小學信息技術人才培養目标。組織全院師生學習學校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标,讨論學院辦學定位與人才培養特色。

2.教師理念提升

責任人:何向陽

完成人:黃悅、張燕麗、孫元、嶽珂娟、胡恩博、李衛東

配合教學評估與教師教學發展中心開展管理人員先進教育理論的學習培訓,提高管理人員服務人才培養的意識和能力。配合教務處進行教學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教學管理人員服務教學的意識和能力。配合教學評估與教師教學發展中心深入挖掘和整合學校的傳統教育資源,加強傳承弘揚紅色文化基因的力度。

3.碩士點建設

責任人:田祖偉

完成人:黃悅、張燕麗、孫元、嶽珂娟、胡恩博、李衛東

配合學科建設與科研管理處加強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的建設。加快籌備電子信息碩士點建設計劃,通過凝練方向,組織教師隊伍,選拔和引進學科帶頭人等方式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并形成一定的研究成果,為申報電子信息碩士點做好準備。選拔隊伍,做好現代教育技術教育碩士方向建設與招生授課準備工作。

(二)師資隊伍

1.人才引進

責任人:王傑文

完成人:田祖偉、何向陽、成夏炎曾玢石

積極利用學校的人才引進綠色通道和一事一議、一人一策的政策,根據學科專業師資隊伍發展的需求,有針對性地引進學科和專業人才,每年引入青年博士不少于2人。“十四五”期間,重點引進和培育學科帶頭人1-2名、學科方向帶頭人3-4名。争取到2025年,新增1個省級創新團隊。鼓勵在職青年教師攻讀博士學位,每年選派2個以上青年教師去境内外讀博、訪學或挂職鍛煉。

2.教師培養

責任人:王傑文、何向陽

完成人:曾玢石、黃悅、張燕麗、孫元、嶽珂娟、胡恩博

落實學校《太阳成集团青年教師導師考核制度》,加大青年教師培訓力度,加強新入職教師崗前培訓和青年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提升培訓,積極實施青年教師導師制。

積極配合教學評估和發展處組織開展以現代教育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評價改革等為主題的教師培訓和全校性教學研讨活動。加強教學手段與方法的創新,促進一流課程建設,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新型教學活動交流會和學術沙龍。

3.“小學學科導師工作坊”的建設工作

責任人:何向陽

完成人:黃悅、張燕麗

開展小學學科導師工作坊,積極推動芙蓉學校幫扶活動,将聯盟校教師引入學院課程與教學論教學中來,每年小學學科導師到學院開展教學活動不少于4次,每年組織1次U-S聯誼活動。

4.教研活動

責任人:何向陽

完成人:黃悅、張燕麗、孫元、嶽珂娟、胡恩博

定期以教研室為單位召開教研活動,院領導定點參加教研室教研讨論活動,并将教研室意見反饋回學院。學院每學期針對學院發展重點給教研室提供教研活動主題,積極參開課程質量監控、公共課教學改革、專業課教學發展和課程體系建設等相關研讨活動。

(三)教學資源

1.人才培養方案

責任人:何向陽

完成人:黃悅、張燕麗、孫元、嶽珂娟、胡恩博

以新文科、新工科建設為契機開展課程建設讨論,開展專業認證相關準備工作,以産出為導向,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設置。

2.輔修課程與專業調整

責任人:何向陽、成夏炎

完成人:黃悅、張燕麗、孫元、嶽珂娟、胡恩博、關紅儒

積極鼓勵學生選修學校相關輔修課程,強化與輔修課程開設學院聯系,加強輔修課程學生審核與管理,通過主輔修等舉措促進複合型人才的培養。

加強專業預警和退出機制,積極申報人工智能本科新專業。

3.學科專業平台與課程建設

責任人:何向陽

完成人:黃悅、張燕麗、孫元、嶽珂娟、胡恩博

加強學院省重點實驗室建設工作,積極強化與實施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工作,積極申報計算機科學省一流本科專業,争取申報教育技術學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加大“一流課程”建設力度,重點建設教師信息技術教育類課程,形成國家級、省級、校級和院級四級“一流課程”體系,滿足學生成長成才對課程資源的需求。積極配合教務處組織教師開展以“兩性一度”為标準的“金課”研究及培訓,“十四五”期間,每個專業重點建設2-3門專業基礎課和2-3門專業核心課,建成15門左右具有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度的“金課”,入選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課程“雙萬計劃”。

探索信息化教學方式與資源建設工作,探索線上線下融合課程建設工作,軟件操作類課程原則上實施線上線下融合。院領導原則上需要承擔一門課程思政或線上線下融合。專業主幹課程和基礎課程1/4以上實施課程教學方式改革或課程思政建設。

4.實驗室管理

責任人:何向陽

完成人:黃悅、張燕麗、孫元、嶽珂娟、胡恩博、趙晉琴

加快專業實驗室論證與建設,嚴格實驗室管理,提高實驗室利用率。積極探索實驗室開放相關制度建設,實驗室向全校教師和學生開發,形成穩定的開放機制和管理制度

(四)培養過程

1.課程思政

責任人:何向陽

完成人:黃悅、張燕麗、孫元、嶽珂娟、胡恩博

協助教務處落實《太阳成集团關于課程思政建設的實施意見》。遴選建設一批課程思政重點課程和示範課程,并在全校推廣。開展優秀課程思政教師的評選,培育課程思政教學名師。積極開展課程思政工作,每個專業形成一批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和示範教師,每學期組織一次課程思政專題交流活動,積極開展課程思政交流活動與學術沙龍,積極申報、開展課程思政研究項目。

2.第二課堂

責任人:何向陽

完成人:黃悅、張燕麗、孫元、嶽珂娟、胡恩博、李衛東

協助教務處健全第二課堂的運行、保障和考核等機制。完善第二課堂與課外實踐活動考核制度,對第二課堂實施過程化管理,探索建立第二課堂考核與管理規範,将第二課堂考核與課程設計相結合,形成穩定的學生課外能力培養體系。

3.教學規範

責任人:何向陽

完成人:黃悅、張燕麗、孫元、嶽珂娟、胡恩博、李衛東

加強考試考查文檔的管理,規範平時成績的管理,完善過程性考核與結果性考核有機結合的學業考評制度。完善考試管理與檢查制度,探索考察性課程的管理規範,探索課程作業與平時成績打分規範。

加強畢業論文(設計)的過程管理,對存在的如畢業論文(設計)選題過大、畢業論文(設計)結構邏輯性不強、畢業論文(設計)答辯過程不規範等重點問題進行整改,确保畢業論文的完成質量。對畢業論文實施過程化管理,探索建立畢業論文考核與管理規範。“十四五”期間實現畢業論文(設計)選題來自行業企業一線需要,實行校企“雙導師”制度。

4.創新創業

責任人:田祖偉、成夏炎

完成人:黃悅、張燕麗、孫元、嶽珂娟、胡恩博、李衛東

完善創新創業考核制度,對創新創業活動實施過程化管理,探索建立創新創業和協同育人考核與管理規範,積極申報校企合作與創新創業項目

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産教融合、協同育人的體制機制,提高創新創業教育質量。加強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完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發揮“互聯網+”大賽引領推動作用,推動二級教學單位“一院一賽”創新創業活動,實現創新創業活動普及化。積極推動互聯網+大賽活動,将創新創業與互聯網+相結合,

(五)學生發展

1.文化建設

責任人:成夏炎、何向陽

完成人:黃悅、張燕麗、孫元、嶽珂娟、胡恩博、關紅儒

加強專業内涵建設,增強專業的吸引力。建設學院文化,結合學院一軸四驅人才培養體系,突出文化特色,形成一批具有學院特色的金牌活動。

2.學生管理

責任人:成夏炎

完成人:黃悅、張燕麗、孫元、嶽珂娟、胡恩博、關紅儒

制定學院參與招生宣傳工作相關制度,培養教師與學生骨幹參與招生宣傳的積極性、主動性。加強思想教育,進一步引導學生明确學習目标,端正學習态度,增強學習主動性和自覺性。開展誠信考試教育宣傳活動,大力開展技術精英競賽季、科技文化節、校園文化藝術節、訪學交流、燈塔論壇等活動。

加大學業指導力度,加強專業班級學業導師建設與配置工作,充分調動學業導師的工作積極性,加強學生的專業思想教育。探索學院學業指導、就業指導工作規範,實行過程化管理與輔導。

完善就業創業指導工作機制,營造積極就業創業的濃厚氛圍,加大經費支持力度,加強就業創業指導服務力度。加強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有針對性地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

(六)質量保障

1.頂層設計

責任人:何向陽

完成人:黃悅、張燕麗、孫元、嶽珂娟、胡恩博、李衛東

配合教學評估與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加強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頂層設計,加大評教評學工作的改革力度,運用信息化管理手段,進一步完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加強教研活動建設,以學科建設為契機,探索建立學科課程質量标準

完善學校教學管理質量标準和二級學院專業教學質量标準互通互融的标準體系,形成學院各專業和公共課程質量标準框架體系建立的指導性文件。配合學校相關部門完善第二課堂和社會實踐質量監控制度,完善評教評學信息的收集、反饋、整改落實機制。

強化教學督導隊伍建設,加強二級學院教學督導隊伍建設,建設一支專兼結合、相對穩定的校院兩級教學督導隊伍。建設學院教學督導隊,實現課堂教學督導的規範化管理和常規化管理。加強對教學管理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考核,培養教師産出導向的教學理念,強化質量管理意識和持續改進意識。

2.跟蹤調查

責任人:成夏炎

完成人:黃悅、張燕麗、孫元、嶽珂娟、胡恩博、李衛東、關紅儒

建立健全畢業生質量持續跟蹤評價機制。提高用人單位滿意度調查工作的科學性,加強調查結果的運用,更好的服務于人才培養。開展學生(畢業生與在校生)對學習與成長的滿意度調查工作。開展教師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滿意度調查工作。

五、工作進度安排

整改工作具體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一)動員部署階段(2021年3月)

學院組織教研室、、教務辦、黨政辦、學工辦和實驗室組織專題讨論,提出具體的、切實可行的整改建設方案,形成學院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整改方案,經黨政聯席會議審定通過後上報學校教學評估與教師教學發展中心。

(二)整改實施階段(2021年4月——2021年9月)

學院将任務進行分解後,要求各部分制定實施計劃,明确人員安排和職責分工,将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逐一整改到位。

(三)總結驗收階段(2021年10月)

學院對評估整改情況進行自評自查,并形成報告報教學評估與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對于完成不好的重新進行整改和建設,直至實現既定的整改目标。

(四)鞏固提高階段(2021年11月-2021年12月)

将整改成果落實到學院各項工作中,進一步提交學院的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水平,為學院建設發展夯實基礎。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2021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