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檢索

學院新聞

首頁>> 正文>>

【轉載】回顧過往,用美好種下破土的夢想

作者:蔣鄭菊 發布時間:2021-08-18 點擊數: 來源:中國青年網

有人說:“人生是場探索自我的旅程,當你經曆過足夠多的風景後,你才知道,原來這個世界比你想象中的更遼闊、更美好。”今年夏天,我和24位隊友踏上了去往湖南省益陽市資陽區迎風橋鎮支教的旅途。時光如白駒過隙般轉瞬即逝,14個難忘的日夜匆匆結束,回憶這段旅程,我背着輕輕的行囊來,帶着重重的收獲走。


初次見面,你的笑如沐春風

我初入這座被紅色基因懷抱的小鎮,帶着興奮與忐忑的心情走進了這趟夏日旅程的目的地——長塘侖小學。猶記得,開班儀式那一天,是我們第一次與孩子們見面,每位隊員精心準備了許久,淩晨一點教室依舊燈火通明,有的在演練明天開班時的遊戲,有的在做着詳細的工作計劃。

即便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可是當我面對那群小朋友時,還是免不了忐忑,心裡的問号越來越多“她叫什麼名字呀?我該用什麼語氣說什麼話呢?我的手要不要扶着她呀?她會不會不喜歡這呢?”心裡充滿了未知。

當我鼓起勇氣彎腰低下頭與孩子交談時,這種心情一下子就消失了,也許是因為孩子那雙瞪得明亮的眼睛卻透着更為緊張的神色,也許是因為孩子那時而害羞時而不安的臉蛋,我第一反應便是揚起燦爛的笑臉表達我的友好,孩子一見也揚起了他的嘴角回應我,神色放松了許多。我想我們于孩子來說就是一個個陌生人,他們肯定比我們面對他們時更為緊張不安,我們應該要主動打破隔閡,促進彼此信任共情,這時往往一個笑容就能快速拉近我們之間的距離。

“最美好的事,是看到孩子的微笑。而更美好的事,是孩子因你而微笑。”當孩子上台自我介紹時,給他一個鼓勵的微笑,他便揚起了自信的笑容;當孩子跌倒時,微笑着告訴他“沒關系,男子漢不能哭!”他破涕而笑拍拍腿站了起來;當孩子向自己展示作品時,露出一個驚喜的微笑,他驕傲的繼續向其他同學“炫耀”……

支教很苦,不僅要面對生活上的難題:做飯、洗衣、打地鋪等等,還要時刻處在緊張高壓的節奏中,必須争奪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去備課、寫稿。但是,孩子的笑很甜,它洗去了我的疲憊,它告訴我一切付出都值得,當晨光灑向校園,推開校門,便迎來一張張可愛的笑臉,那一抹抹笑容都成為我們感情的積澱,我相信多年後翻過相冊,依然會為之動容。


圖為孩子們争先恐後地對着鏡頭綻放燦爛的笑容。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段新利 攝


旅程過半,見證你我的蛻變

我們結合自身特長、課程需要和學生興趣開設了一系列多元化課程,同時根據學生的年級劃分了三個授課班級。此次三下鄉的主題是“緻敬百年路,永遠跟黨走”,為了切合主題宣傳紅色文化,我與搭檔一同負責開展“紅色趣味故事”特色課程,考慮到孩子的年齡跨度較大,理解能力以及相關時代背景了解程度不同,所以我們選擇大多數孩子都易接受的講故事的形式向孩子們講述愛國英雄的動人故事,意在再現過去的紅色記憶,能從中感悟革命烈士的精神。

課程繁多、任務重大,這是我第一次真正以老師的身份去給學生上課,從講台下到講台上,從學生到教師,這是個巨大的轉變,我越是深入準備,困難就越多,心中越是惴惴不安。剛開始站上講台的我緊張無措,對課堂節奏把握不好,心裡總是會想着:“他們會不會覺得我講的很無聊,會不會出什麼意外?”各種問題的聲音萦繞在我的耳畔,揮之不去,豆大的汗珠不斷地從我的臉頰劃過,手上的汗也早已把紙巾浸濕。下課後我懊惱不已,“再多準備一下就好了,如果這個課再這樣上下去,那就是辜負孩子們的信任、辜負了家長的信任、辜負了隊員們的信任。”此後,接下來的每一節課,我都會與搭檔提前幾天進行磨課,互相指出問題,仔細斟酌上課時說的每一句話,怎麼樣才能說的既通俗易懂又富有趣味性。

燈火闌珊,蟬聲陣陣,夜晚的星空見證着我的蛻變,慢慢的我在課上表現得遊刃有餘,課堂知識銜接得更自然,能自如地解答孩子小腦袋瓜裡跳出來稀奇古怪的想法……課後,幾個孩子跑到我面前,眼裡閃爍着求知的目光問:“蔣老師,你能不能多講一點兒,我課上都沒聽夠,那個紅軍戰士後來怎麼了?”“老師,我也要像郭大鍋一樣,保護大家!”期待的小臉,稚嫩的聲音,給予着我最大的自信,也體會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旅程已過半,這一周的教師生活的體驗,是我在課堂上學習不到的經驗,我深知每一次課堂的成功都來之不易,是每個夜晚的辛勤付出,是每堂課的勇敢實踐,這次的邁步激勵着我未來走上更廣闊的教育舞台。


圖為志願者老師為孩子們講解紅色故事《中國紅》。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馬唯一 攝


揮手再見,我們的故事不落幕

随着時間流逝,支教結束的倒數鐘聲在慢慢敲響,十四天的支教生活接近尾聲,臨行的前一天,大家忙碌地準備着最後一天的文藝彙演,凝固的空氣中已經充斥着離别的氣息,卻沒有一個人願意提起那個令人不舍的話題。在準備着最後一次彩排時,一個小女孩拉住我,是一個笑起來有梨渦的小姑娘,我并不熟悉她,甚至不知道她的名字,我低頭問她:“怎麼啦,有什麼需要老師幫忙的?”小女孩搖搖頭說:“你明天就走了是嗎?”“是的,是不是舍不得你的班主任們啊?”她又搖了搖頭,堅定地望着我說:“我舍不得你,最舍不得你。”我心中一愣,大腦開始瘋狂回憶我與她相處的畫面,可惜畫面寥寥無幾,我也不知道是在哪個瞬間讓她對我産生如此深切的感情。

第二天,文藝彙演如期而至,我們進行着最後的道别,彙演結束後,那個女孩從包裡拿出一個小小的禮盒遞給我說:“蔣老師,給你的禮物,希望你喜歡。”我驚喜的接過禮盒,打開一看,有她親手折的小花,有一個紅色的毛絨發夾,有她珍藏許久的項鍊和手環,令我最驚喜的是還有一個印着“最佳好老師”的小獎牌,禮物并不貴重,但在我心裡它珍如千金。我問出那個令我疑惑的問題,“為什麼舍不得我?”她告訴我說:“那次課上寫信我寫不出來,你在旁邊耐心地引導我;還有那次我想學習拍照不好意思開口說,你主動地把相機放在我手裡教我怎麼拍,還誇我拍的好看,在你身邊我覺得很溫暖。”我心裡一怔,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我早已忘記,她竟記得如此清楚,此刻,我比任何時候都更清晰一位老師在孩子心中的分量,也許你一個小小的舉動,卻溫暖了一個孩子的夏天。


圖為課後,孩子們與志願者老師在一起開心地玩遊戲。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段新利 攝


大冰曾問過:“趁着寒假暑假去短期支教的志願者們,扪心自問一下,你們真的是去幫助那些孩子的嗎?還是去給自己的人生攢故事?或者,隻是去捕獲一份高尚感,尋找一份自我感動?”之前的我也許想不明白,但是經曆過後,心中逐漸有了答案,此次旅程的意義不在于增加多少光輝的履曆,而在第一次與孩子們見面時勇敢揚起的嘴角裡,在奮力挑戰、完成自我蛻變的那一個個日夜裡,在生活中所做的一件件溫暖人心的小事裡,教育初心在這萌芽,未來汗水一定能催生它長成參天大樹。攀登之路漫漫,願自己能在教育的途中,仰觀山尖,俯察山麓,學為人師者,堅守初心,用心引導,用愛陪伴,用行為證實,做一個溫暖的教育者,在教育的道路上踽步踏歌。(通訊員 蔣鄭菊)


原文鍊接:

https://xiaoyuan.cycnet.com.cn/s?uid=2610904&app_version=1.3.0&sid=900659&time=1628648214&signature=dNlWqkrwJYXnOvx5DKb1RXNBOiQYny708g2GjM9RLeV3EPymQA&sign=c92a29be9dd8d2ab662227afd8219f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