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助力鄉村振興,扶持鄉村教育發展,太阳成集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新航向·夢之隊于7月10日奔赴湖南省益陽市資陽區迎風橋鎮長塘侖小學,開展支教活動與社會調研。
這是我第一次支教,懷揣着滿滿的緊張和期待。時至7月15日,支教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三分之一,在這些天與孩子們的相處中,我們和孩子們已經緊緊的聯系在了一起,也在無形中産生了深厚的感情。今天中午,一位學生的母親忽然給我們新航向·夢之隊隊員送來了很多的菜和雞蛋表達對我們志願者下鄉來支教的的感謝。她說:“謝謝你們給我們的孩子送來了知識,我們家孩子很喜歡你們,也學到了很多平時我們沒辦法教的東西。”我們感到非常震驚和喜悅,這是我們完全沒想到的—原來和我們産生感情的不僅僅是孩子,還有這裡善良樸素的村民。

圖為課堂上學生按照老師要求認真的完成作業。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段新利 攝
大學生支教一直以來都是一項非常有意義、有價值的社會實踐活動,它不僅豐富了自己的人生體驗,讓自己在其中尋找人生的價值,還為更多的農村孩子打開了一扇窗,讓他們可以通過這個窗口看到外面廣袤的世界。在支教活動開始前,如何與孩子相處,如何與孩子交流,如何更好地融入當地環境等問題一直橫亘在我的心頭,可到達了當地之後才發現自己的擔心是多麼多餘。
我們和他們相處的非常融洽,他們都是很開朗的孩子,會同我們開玩笑,說周邊的新奇事物,甚至教我們當地方言。還有當地的村民,他們也非常熱情。在我們正式報到的第一天,帶孩子來報到的家長都很熱情的同我們打招呼,親切的詢問我們有沒有什麼生活方面的困難,表達對我們的認同和感謝。當我聽到村民對我們新航向·夢之隊的誇贊和認同時,我感到非常的驕傲和自豪,充滿了成就感和滿足感。因為我知道,我正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我帶着孩子們看到世界更多的可能,而這些日子裡發生的點點滴滴也會成為我和孩子們之間的珍貴回憶。

圖為趣味手工課上學生環繞着老師觀察老師動作。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馬唯一 攝
雖然這些天我們同孩子及家長的交流都非常愉悅,但是也難免出現一些不那麼愉快的回憶。因為臨時的安排發生變動,孩子們上學時間提前了許多,很多家長都猝不及防。但我們隊員也會認真的同不滿的家長解釋原因,希望他們能夠諒解我們的難處。
确實,生活不是程序,并不會永遠按照設定好的流程進行。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減少改動後帶來的影響,比如說放學後送部分孩子回家,安排所有老師分别負責不同班級學生的安全等。
最令我感動的是每一個孩子在到達學校後,見到老師時都會燦爛的笑着說:“老師,早上好!”并且放學時也會對我們揮手說:“老師,我們明天見!”孩子們的笑容像是天使,給了我們莫大的安慰和堅持下去的勇氣。
都說下鄉支教條件很苦,但是到目前為止我一點都不覺得,因為這裡有可愛的孩子,有淳樸善良的村民。孩子們的歡聲笑語會驅散我的一切疲憊,村民的淳樸善良帶給我莫大的溫暖。我特别感謝他們,因為他們讓我在這裡不再感到孤獨和陌生,因為有他們讓我覺得在這些苦累都是那麼的值得。
這個地方的生活條件的确不是那麼的完美,但是已經比我想象中好了太多太多,我愛這裡孩子的天真爛漫,我愛這裡村民的純樸熱情,我愛這裡村委會的認真好客,我愛這裡鎮政府對于支教團隊的歡迎和支持,我愛團隊内所有友好善良的隊友們。

圖為新航向·夢之隊隊員在校門口接引孩子進入校園。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何星逸 攝
我很喜歡迎風橋鎮。在這裡,不但留下了我和小朋友們之間珍貴的回憶,更讓我感受到了迎風橋鎮濃濃的迎風情。在這些天的實踐活動中,我們收到了很多村民的感謝,他們的感謝讓我更加肯定了我們大學生支教的意義。即使在不久後這次的實踐活動就會結束,但我們支教的步伐并不會停止。我們始終懷着一股拼勁,在以後的生活和學習中繼續努力,不斷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孩子,朝着更高更遠的目标不斷邁進。(通訊員 張越 )
原文鍊接:
https://xiaoyuan.cycnet.com.cn/s?uid=2853392&app_version=1.3.2&sid=894603&time=1628249446&signature=Mvg9Vr5WAX3dJejlq6GaJBnGDiBRKyawoYk2PpNxbRZEDzmnLQ&sign=450ef9d5e6d374b5088b6dcce456d59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