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中國教育技術協會理事,中國教育技術協會期刊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教育技術協會教育遊戲分會副理事長,華人探究學習協會理事,《遠程教育雜志》(CSSCI)執行副主編兼編輯部主任陶侃教授應邀來我校講學,為200餘名師生作了以“移動互聯時代的前沿發展信息——兼談論文架構的幾個要素”為主題的學術報告。校長助理、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李勇帆教授主持報告會。
陶侃教授指出,信息技術的發展帶來移動互聯網絡的普及,并對我們的世界進行了重構,人機結合——人與電腦、智化設備、互聯網等的快捷連接,成為現代人認知、學習、交互的基本方式,碎片化、快餐化、圖像化生存成為生活常态。随後,陶侃教授從機器人技術、無人駕駛技術、AR和VR技術、360度全景技術、3D打印技術、基因編輯技術、區塊鍊技術等方面分析了信息技術領域應當關注的前沿發展信息;提出從未來學習教育圖景來看,數字化學習會更加凸顯無縫連接與泛在化、分布式共享、定制與創生、可視化與自适應、情境與體驗;未來學習可能更加注重個性化需求、内在興趣驅動、有意義問題探究、與生活場景關聯、社群與交互、智化技術滲透等方面。最後,陶主編就選題、文獻收集、研究方法、圖示、寫作與投稿技巧等角度對論文寫作提出了建議。
李勇帆院長在總結講話中指出,陶侃教授的報告站在信息技術發展的技術前沿,系統地分析了信息技術對教育的影響,信息技術應用等前沿技術和論文寫作等重要技巧,增長了師生對信息技術發展的科學認識,有利于師生更好地進行教育技術研究和論文撰寫。
講座結束後,在座的師生就講座内容、教育技術學科與專業建設及科研論文寫作等方面的問題與陶侃教授進行了互動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