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精神,持續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态化,進一步提升學院教師黨員幹部的思想認識,11月11日,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黨總支組織全體教職工黨員赴三湘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左宗棠文化園和左宗棠故居參觀學習,接受黨風廉政文化教育與愛國主義情懷教育。
左宗棠1812年出生于湖南湘陰縣,是近代中國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也是中國近代洋務運動的先驅和收複新疆的民族英雄,為推動近代中國自強求富和維護國家統一做出了重大貢獻。其“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的名句為後人廣為傳誦。參觀學習過程中,黨員幹部們懷着無比的敬仰和感慨之情,閱讀了左公一生從“耕讀傳家”到“強國盡忠”的不凡曆程,感受了這位名垂青史的愛國英雄、秉性廉正的治國能臣的浩然正氣與铮铮鐵骨。大家既敬佩于左宗棠的“居貧好施”:災荒之年經常散糧赈災,救濟鄉民;倡導節儉持家、安于寒素;教育後代“自奉甯過于儉,待人甯過于厚”。更敬仰于左宗棠的“化私為公”:堅守廉潔立身之準則,嚴于律己,明令親友不許借他名望牟利;69歲擡棺出征收複新疆,73歲組織“恪靖援台軍”抗擊法寇,渡海作戰,無論何職總是敢于擔當,盡心盡力;作為封疆大吏,每年寄回湘陰的家用隻有200兩銀子,其餘全部用于治軍等用途。左宗棠的勤儉清廉除影響後世子孫外,更帶出了一支清廉的團隊,他麾下的将領、官員均以清廉聞名于世,這正是“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
參觀後,全院教職工黨員一緻認為,緬懷、紀念左宗棠,對于弘揚愛國主義傳統,凝聚智慧力量,努力實現黨的十九大确定的奮鬥目标和工作任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要認真學習和發揚左公偉大的愛國主義情懷,進一步振奮民族精神。要學習和弘揚他一心為民、克己奉公的高尚情操,确保形成風清氣正的幹事環境,更好地服務學校建設與發展,服務優秀人才培養工作。

